尽管不同国家间语言不通,但人们对大熊猫的爱是相通的,是可以共情的。连续3天72小时与大熊猫的深度连接,让半月谈记者深深感受到大熊猫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“话语权”。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护,大熊猫原本破碎的家园得到有效修复,岌岌可危的种群数量迅速攀升。半野化、野化、放归,让大熊猫没有沦为笼子里的宠物配资炒股股票,而是找到了更广阔更自由的栖息空间。
全球首只野外引种成功的大熊猫“草草”(右)及其幼仔“华姣”在野化培训环境中活动(2014年9月16日摄) 新华社发(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供图)
“明星”的营养早餐
7月15日,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。
炎炎夏日,早上7点半,第一波入园的“猫粉”就开启了向6号熊猫别墅疯狂赛跑的模式。基地明星——大熊猫“和花”(又称“花花”)此刻正迈着独特的“八字步”踱步到外场,准备与“和叶”(又称“叶子”)享受新鲜的早餐。
展开剩余83%对大熊猫而言,清晨时光是一天中难得的“清凉一刻”,要尽快大快朵颐好回去吹空调,顺带补个“回笼觉”;对游客而言,酷热难耐的暑期,想看到“花花”必须争分夺秒,即便全力奔跑,也可能与“花花”错过碰面机会;对大熊猫饲养员而言,上午的时间简直如同“打仗”。
“清晨五点半,叫醒我的除了生物钟,还有‘花花’‘叶子’两小只扒门的声音。”“和花”“和叶”的饲养员“谭爷爷”谭金淘,结束了投喂、清理粪便、打扫圈舍等工作,和半月谈记者唠起了大宝贝“花叶”组合。
“起来第一件事是观察是否有异常,接着将准备好的竹子、苹果投喂,顺便观察胃口好不好、吃多少公斤。‘花花’要乖些,但做事比较慢,有时食物被抢了,要单独再给。‘叶子’更活泼,也很照顾‘花花’。”谭金淘说。
走在基地里,伴生动物小熊猫的身影也不时从眼前掠过。全球各地研学团、旅行团络绎不绝。从讲解员的耐心细致解答,到随处可见的科普标牌,再到充满互动的大熊猫研学活动,多样的科普形式和手段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,让游客在了解掌握保护大熊猫相关知识的过程中,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。
7月17日,大熊猫“福宝”在查看丰容食品。 薛晨 摄
“熊爷爷、奶奶”的清静午觉
7月16日,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康养园。
清晨,10只30岁以上的老年大熊猫纷纷醒来开始活动。都江堰处在大熊猫现代自然分布区狭长条状弧形带的中段,是大熊猫交配的天然走廊,千百年来一直是大熊猫的乐土。熊猫中心都江堰基地康养园是全球唯一的大熊猫养老院。
旅美大熊猫“美香”和“添添”回国后就住在这里,3次野外放归又自己返回的传奇大熊猫“高高”也住在这里。
上午8点,康养园站长徐亚琳等一行人洗手消毒,换上连体工作服,开始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。先将补给站送来的鲜蒸窝窝头按重量分割,再处理竹笋和竹子。“‘英萍’喜欢吃竹子中段,要切好再给,不然要闹情绪。而‘蜀兰’更喜欢吃老根。”徐亚琳说。由于10只大熊猫中9只需要服用降压药,徐亚琳动作娴熟地将降压药裹在窝头里,或插在竹尖上,或塞到苹果里。“即使再乖的大熊猫,吃药也得连哄带骗。”
尽管圈舍和外场无障碍衔接,但吃饱喝足的大熊猫显然不愿意在外场过多停留。可能是觉得太热了,“高高”不一会儿便回到屋内,躺在空调出风口下,翘着脚眯起眼睛,肚皮有节奏地一鼓一鼓。
网上至今还流传着2岁时的“高高”在野外下山觅食时误入村民家的视频。20世纪90年代时山村生活并不富裕,但保护站人员和村民依然勒紧裤腰带,将“高高”养得白白胖胖。出于对人类的信任,3次被放归野外的“高高”都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找了回来。30多年过去了,“高高”从海外归国养老,面容却与儿时无异,看起来像个胖宝宝,胃口也很好,是无数网友的“心头熊”。
老年大熊猫生活的园区非常安静,除了几熊几人,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,非常符合大熊猫的生活习性。半月谈记者从大熊猫的神态和动作中能感受到,大熊猫生活得非常惬意。上午11点,每周两次的测血压时间到了,大熊猫听到饲养员的召唤,熟练地将手臂伸到笼舍外的采血台上,等着捆绑带测血压。“晔晔”的绑带松了,饲养员碎碎念着:“哎呀你莫得动,都跑歪了。”说罢“晔晔”就不乱动了。饲养员和她唠叨着上午发生的事情,“晔晔”目不转睛地看着,仿佛听得很认真。
忙活着给笼舍和餐具清洗消毒,到了下午,脱下工作服的每个饲养员都是汗津津的。此刻大熊猫们也逐渐进入午睡的梦乡。园区门口高耸的竹林将烈日遮挡住,静悄悄的午后只听得见蝉鸣鸟叫。
饲养员抓紧填写工作日志,每只大熊猫的进食、排便、喂药、精神情况都要一一记录。又过了一会,大熊猫“白云”先坐了起来,随后“海子”也睁开眼睛。下午4时,徐亚琳开始准备今日下班前的最后一次投喂。
今年23岁、毕业于动物医学专业的李茜,熟练地撕开一罐奶粉,拿出不锈钢奶盆,一勺一勺配好奶粉和营养素,再用温度适宜的矿泉水冲泡后,轻轻地用打蛋器搅拌好,将香气扑鼻的“盆盆奶”端到大熊猫面前。奶粉和各种营养素价格不菲,一天要开几罐,但是中心对老年大熊猫的花销一点儿不含糊,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也是越来越高。
笼舍另一边,“晔晔”不想睁开眼,眼看插着药丸的竹子怎么也送不进嘴里,只能等它睡够了再喂。隔壁,徐亚琳将蜂蜜厚厚地抹在窝头上,一口口喂给“熊孩子”。
“尽管朝夕相处,可还是看不够。”饲养员王燕芳说。
此时此刻,“美香”和“添添”只顾着干饭,并不知道在几十公里以外的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熊猫基地,它们的孩子“小奇迹”明天将迎来一场盛大的集体生日季丰容活动。无数“猫粉”也正从四面八方赶往神树坪。
国宝的生日
7月17日,卧龙神树坪基地。
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办的“2025国宝在绿水青山”大熊猫生日季活动在此启动。在这个深山里的天然氧吧,清风徐徐,一改成都的酷热难耐。除了“小奇迹”,在韩国出生的归国大熊猫“福宝”也即将迎来5岁生日。
随着仪式开始,大熊猫纷纷走到外场享用饲养员精心准备的丰容食品,今天过生日的十几只大熊猫的丰容食品都不一样。熊猫来到外场,兴奋的游客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喧闹,只为让害怕噪音的大熊猫踏实地享用丰容食品。
7月17日,卧龙神树坪基地,大熊猫“小奇迹”在享用“生日蛋糕” 薛晨 摄
从日本长崎县赶来的冈田夫妇,曾在东京上野动物园目送在日本出生的大熊猫“香香”回国,从此心就跟来了中国。“神树坪的环境太好了,这是大熊猫真正的家园。我们离得远一点没关系,只要它们好就可以了。”冈田夫妇泪光闪闪,不住地捂起嘴巴。
此时的神树坪犹如一块打翻的调色板,蓝天白云、绿水青山间,栖息着黑白相间的熊猫“滚滚”,这一和谐共生的美好瞬间在人类的镜头里得以留存。
半月谈记者注意到配资炒股股票,人群中,来自韩国京畿道的李钟(音)和女友站在“福宝”的山头前,盯着认真“吃播”的“福宝”,久久不愿离去。
发布于:北京市信誉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