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2025年中报业绩陆续披露配资炒股股票,新能源科技领域持续引发关注。在可控核聚变这一前沿赛道中,多家企业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。
据公开中报数据整理,板块内共有10家企业业绩表现突出,其中7家实现利润大幅增长。这些企业不仅财务数据亮眼,更深度参与ITER、“中国环流三号”等国家级项目,凸显技术积累与产业协同。
以下为具体企业业绩及业务概述(按利润增长率降序排列,数据源于公司中报公告)。
1. 永鼎股份:半年度利润同比增长826%,净利润达2.9亿元。该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,为可控核聚变装置磁体提供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,具备量产能力,已向国内客户稳定供应。
2. 广大特材:利润同比增长368%,净利润2亿元。公司开发的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材料实现批量供应,截至2025年3月,累计交付24吨,在手订单60吨;其配套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已交付6吨级产品。
3. 保变电气:利润同比增长229%,净利润0.75亿元。作为可控核聚变领域设备供应商,公司为ITER项目、“中国环流三号”等提供特种变压器,并研发聚变堆专用固态功率调节系统。
4. 远东股份:利润同比增长223%,净利润1.6亿元。公司为ITER、“人造太阳”等项目供应抗辐射耐低温电缆,技术适配性强。
5. 金田股份:利润同比增长201%,净利润3.7亿元。同样聚焦ITER、“人造太阳”项目,金田股份在抗辐射耐低温电缆领域实现稳定供货。
6. 国力股份:利润同比增长145%,净利润0.36亿元。公司提供氢闸流管、速调管等可控核聚变核心部件,应用于FRC设备,并推进大功率产品国产化进程。
7. 东方精工:利润同比增长140%,净利润3.93亿元。通过参股航天新力(持股19.89%),公司间接参与ITER项目磁体支撑设备供应。
8. 楚江新材:利润同比增长57%,净利润2.65亿元。子公司顶立科技提供核聚变核心部件材料及装备,其钨铜偏滤器应用于EAST、ITER项目。
9. 海陆重工:利润同比增长55%,净利润1.98亿元。公司为ITER项目供应真空室模块,并为“中国环流三号”提供真空室及冷却系统,拥有多项专利。
10. 航天晨光:利润同比增长35%,上半年亏损0.8亿元。作为聚变产业联盟成员,公司为ITER、BEST项目提供核级波纹管、杜瓦等关键部件,订单规模超1亿元。
综上,可控核聚变领域企业在中报期展现出显著成长性配资炒股股票,7家利润增幅超100%。这些企业的业务覆盖超导材料、关键部件及设备供应,深度绑定全球重大科研项目。投资者可关注技术落地进展,但需注意市场风险(数据截至2025年8月7日)。
信誉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